CN
/
CN
/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金沙集团1862cc
重磅发布 | 武汉市2025-2027年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印发
2025-09-30
9月29日,武汉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《武汉市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,以加快推动武汉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,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。
这是继2024年11月湖北省发布《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方案(2024-2027年)》后,湖北氢能领域的又一重磅政策。该方案将自2025年10月25日起施行,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。

该方案围绕产业规模倍增、创新能力跃升、氢能应用广泛三大目标,制定了创新驱动、协同发展、多元化应用拓展、政策保障等4项13条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健全完善氢能“制储运加用”全产业链体系,构建“一核(武汉经开区)一都(青山区)两翼(东湖高新区、东西湖区)”的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。力争到2027年,全市氢气总产能达到40万吨/年、建成加氢站20座,推动氢能在交通、工业、能源等多领域应用,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突破2500辆,全市氢能产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,将武汉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氢能装备中心、氢能枢纽城市。

创新驱动,加强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

方案指出,围绕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重点环节的核心技术(如质子交换膜、燃料电池电堆、制氢控制电源等)组织关键技术攻关,其中对企业牵头承担的氢能领域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,按照规定给予国家拨付资金最高50%、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支持。

同时,加快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业科技成果转化,创新技术应用完善提升标准体系与检测能力。对氢能领域新获批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、国家产业创新中心、技术创新中心、工程研究中心,按照规定给予1000万元支持。

全链协同,提升产业链韧性
方案提出要瞄准燃料电池、制氢装备等优势、潜力领域,推动符合条件的“金种子”“银种子”企业上市,培育一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制造业单项冠军、独角兽、科技领军企业,并给予奖励。同时,继续参照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奖励办法,加快氢能装备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。

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,适度超前规划、简化审批、鼓励现站改扩建,对新建及改建站予以建站及设备补贴,打造三环、四环加氢环线。其中,对日加氢能力不低于500千克且销售价格不高于25元/千克的加氢站,根据年度加氢消纳量,按照20元/千克的标准给予每年度最高300万元的运营补贴。

在氢源保障方面,优化都市圈协调发展机制,强化与黄石、潜江、孝感等周边城市协作氢气供给,扩大“灰氢”制取及供应,鼓励“绿氢”制取、落实“绿氢”生产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规定,支持有条件的区在化工园区外建设制加绿氢一体化试点项目。

多元化拓展,丰富氢能应用场景
方案指出,要积极争取纳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、国家能源领域氢能区域试点,因地制宜推广多种氢能应用场景,构建多元化应用集聚区:
在交通领域,继续推进氢燃料电池车辆在重载、冷链、公交、通勤、城市配送、园林绿化、渣土运输等领域推广应用,鼓励在城区、高校、旅游景区等区域开展氢能两轮车、旅游观光车应用,鼓励在长江、汉江、东湖、汤逊湖等主要河流、湖泊水域开展氢能船舶示范,等等。
在能源领域,推动氢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、电网调峰等场景示范应用,鼓励在有条件的旅游景区、产业园区、医疗机构等区域开展分布式氢能发电、氢能备用电源、光氢储微网供能、虚拟电厂、应急电源、备灾电源等应用,支探索天然气掺氢燃烧应用示范
在工业领域,发挥工业副产氢禀赋优势,推进工业副产氢就近消纳,支持开展氢冶金、氢化工等应用。
三管齐下,做好政策、资金与人才保障

方案提出,要从政策、资金与人才三方面入手,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产业基金撬动作用,对接省级氢能产业投资基金、引导国资和社会资本参与全市氢能产业发展。同时加强氢能产业智力支撑,支持氢能领域高层次人才申报“武汉英才”计划,支持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加快氢能产业人才梯队培养,依托氢能重大项目培育一批复合型领军人才,支持氢能企业、研究院所培育氢能技术及装备专业创新研发人才。

返回列表
XML 地图